近日,我院泰山学者周进教授团队在生命分析化学与化学生物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发表封面文章,题为“Visual Diagnosis of Drug-Induced Pulmonary Fibrosis Based on a Mitochondrial Viscosity-Activated Red Fluorescent Probe”的研究成果,通过设计合成线粒体靶向粘度灵敏响应的红色荧光探针,用于可视化诊断药物性肺纤维化,揭示了肺纤维化组织粘度显著增加的现象。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不可逆、慢性、进行性、纤维化的间质性肺病,死亡率极高,病因尚不清楚,在老年人中发病率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IPF患者预后不良,中位生存期仅为2-3年。明确诊断后,IPF患者的5年死亡率高达70-80%。目前还没有明确有效的治疗药物可以改善预后。因此,对IPF的发病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和策略至关重要。IPF还是肺癌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IPF患者发生肺癌的相对风险约为普通人群的7倍,患病率约为4.4-13%。然而,IPF增加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机制尚不清楚。探索早期抑制纤维化干预肿瘤形成及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来控制IPF合并肿瘤的发生,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Analytical Chemistry》由美国化学会出版,致力于发表分析化学各支学科具有新颖性及原创性的学术论文,是国际化学界广泛认可的享有高度学术声誉的期刊,是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所包含的期刊之一,为中科院一区,TOP期刊。该研究成果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药学院周进教授为通讯作者,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泰山学者人才工程、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鸢都学者建设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nalchem.4c06786
